控排企業如何開展碳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MRV)?
控排企業的配額如何確定
中國碳市場第一階段發放配額僅針對化石燃料燃燒電力熱力消耗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用行業基準法、歷史強度下降法和歷史總量法為企業分配免費配額。前者實際上是同行業同產品之前橫向比較,獎勵先進,懲罰落后;后兩者實際上是企業和自己歷史排放水平縱向比較,只需要比自己以前做得更好即可。歷史法雖然操作相對簡單,但會帶來“鞭打快?!钡膯栴},對先進的企業并不公平,因此,在條件符合的企業,應優先采用行業基準線法。
基準法是根據重點排放單位的實物產出量(活動水平)和所屬行業基準兩個要素計算配額的方法,即配額=行業基準×實物產出量?;鶞史ㄖ饕m用于產品相對單一、工藝相對簡單和數據完善可核查的行業。目前全國碳交易覆蓋的行業中,擬采用基準線法分配的發電、水泥、電解鋁、民航、平板玻璃數據基礎較好,均符合以上條件。
歷史強度下降法是根據排放單位的實物產出量(活動水平)、歷史強度值和減排系數三個要素計算配額的方法,即配額=歷史強度值×減排系數×實物產出量。目前全國碳交易覆蓋的行業中,鋼鐵、造紙都有可能使用歷史強度下降法來計算配額。
歷史總量法僅根據年度歷史排放總量和減排系數兩個要素來計算配額,即配額=歷史排放×減排系數。對于部分產品復雜的行業,在后續不斷提高對他們數據管理的前提下,可暫時采用歷史總量法,待條件成熟后再采用上述兩種方法。
控排企業進行碳排放MRV的流程
企業核算與報告:控排企業依據相關要求核算并報告上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及相關數據;
第三方核查:企業完成核算與報告工作后,由地方主管部門選擇第三方核查機構對企業的排放數據等進行核查并出具核查報告;
審核與報送:企業將排放報告和第三方核查機構出具的核查報告提交注冊所在地地方主管部門,地方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并最終確定企業上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企業上繳相同數量的配額用于履約。
計算碳排放應該依據哪類標準
目前關于企業碳排放的標準主要包含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自2013年起印發的共24個行業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報告指南》、國家質監總局和標委會發布的《工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等11項國家標準覆蓋率10個行業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在《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所附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企業碳排放補充數據核算報告模板》。該模板主要根據上述指南設計,并增加了部分上述指南中未涉及的其它相關基礎數據統計,去除了除水泥行業之外的所有工藝排放,而僅考慮因化石燃料燃燒和電力熱力消耗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對于全國碳市場而言,企業應根據上述指南和補充報告模板來計算自身的碳排放并預測配額。優能聯合開發的碳資產管理軟件,完全貼合未來全國碳市場需求,自動計算企業碳排放并自動輸出碳排放報告,能大幅度減少控排企業應對碳市場的精力和壓力,為控排企業用戶提效增值。